發布時間:2024-8-3 分類: 電商動態
10月15日,教育部和國家語言工作委員會聯合公布了2014年漢語生活報告。這是教育部和國家語言委員會第十次向社會發布語言生活年度報告。
據報道,2014年,熱詞的熱詞沒有減少。中國語言生活中經常有熱點。廣播電視節目,教科書和互聯網語言詞典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熱烈討論。網絡語言的粗化需要治理,調節網絡語言的必要性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
教育部語言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田立新表示,2014年,法律制度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省完成31個省(區,市)的省級語言和立法任務,基本形成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主體,地方性法規的語言和法律制度和法規。
在規范和標準的制定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草案《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通則》已正式實施,并且已經制定了“交通”領域的9個子類別的英文翻譯標準。 。國家語言和語言的推廣不斷深化。 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語言和寫作納入教育監督,第二,三類城市完成了語言和寫作規范化的80%和40%。
2014年是中國正式上網的第20個年頭。在網絡環境中培育的網絡語言已經成為中國人更活躍的一部分。但是,一些互聯網新詞如“草泥馬”,“屌絲”,“逼格”等,字樣風格并不高。味道很低,但它被報紙,廣播和電視使用。
田立新說,但由于網絡“虛擬社區”和自我媒體“缺乏人來檢查”,庸俗語言網絡大量涌現,收集社會憤怒,粗俗語言網絡已達到水平非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