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7-15 分類: 電商動態
導語:醫院、醫生、藥品的去中心化會為我們帶來什么?
自2000年以來,從PC端開發的醫療咨詢網站和專業人群服務網站逐漸引起了投資者和市場的關注。 2011年,在線醫療服務從PC端擴展到移動端,并在2014年迎來了爆炸性的發展。目前,移動醫療領域有2000多家創業企業。 2015年,“互聯網+醫療”,這個行業的新發展正在日益普及,期待和爭議?
艾瑞咨詢發布2015年在線醫療行業報告,其中包含五個核心觀點:
1,網絡醫療產業鏈基本形成,醫療服務部門和醫療電子商務部門基本完善,產業鏈基本形成。但是,在線醫療行業的所有環節都是相對獨立的,醫療服務流程和數據共享過程非常不順暢。
2.在線醫療行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70億。目前,交易收入規模占比最大。未來,處方藥的網上銷售將開放,市場規模將大幅增加。
3,醫改具有明顯的“分權”趨勢,分級診療體系,醫師多實踐政策,醫療分離等政策,推動醫院,醫生,藥品的分散化。
4.產業鏈將整合,在線咨詢平臺將擴展到產業鏈的后端。
5.醫療數據應用主要有兩個方向,即公共衛生方向和商業應用方向。目前的在線醫療行業參與者正在積極探索醫療數據的商業模式。
以下為詳細報告:
在線醫療“拼圖”結束,產業鏈基本成形
在線醫療產業鏈可分為兩大部分:在線醫療服務和醫療電子商務。根據醫療過程,醫療服務部門可分為醫療保健,在線注冊,在線咨詢,在線支付,院外康復和醫生助理。這些部分對應于醫療??過程的相應鏈接。根據該模型,制藥電子商務部門分為B2B,B2C,第三方平臺和醫療O2O。整體而言,網絡醫療行業的細分市場正在逐步完善,行業“規則”終結,產業鏈基本形成。
(圖1:2015中國在線醫藥產業鏈圖)
在線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將超170億元
據艾瑞咨詢統計,2009年中國在線醫療行業的市場規模為1.6億元。 2014年,市場規模為108.8億元。 2015年,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70億元。市場規模呈指數增長,市場發展迅速。
目前,交易收入規模占整個市場規模的很大比例,其次是營銷收入規模,最小比例是用戶增值收入規模。根據艾瑞咨詢,處方藥的在線銷售尚未解除。處方藥在線銷售開通,醫療保險支付開通后,網上醫療市場規模將大幅增加。用戶的增值收入很小,主要原因是:(1)用戶支付意愿低; (2)企業現階段需要積累用戶,費用金額不會很高。
(圖2:在線醫療市場規模)
發展趨勢:醫改去中心化,提升行業發展空間
從醫療改革的角度來看,存在明顯的“分權化”趨勢。 “權力下放”包括醫院權力下放,醫生權力下放和藥物分散。
(1)醫院分權。 2015年,衛生計劃委員會將把醫療作為醫療改革的重點。分級診療系統的實施,可以指導患者合理就醫,緩解醫療現狀,有效轉移前三名等醫院的患者資源。同時,分級診療系統的實施將為在線醫療服務提供良好的發展機會,如在線注冊,在線咨詢和在線藥店。
(2)醫生下放權力。目前,我國醫生主要以行政準備的形式依附于醫院,優秀的醫生資源集中在三甲等知名大醫院。為了促進醫生的合理流動,衛生計劃委員會于2014年11月發布了《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以簡化醫生的實踐并簡化程序。醫生們更多地從醫院中解放醫生資源。優秀的博士資源可以通過在線咨詢平臺簽約,咨詢服務可以在線咨詢平臺進行。因此,醫生下放并為在線醫療行業的發展提供核心醫療資源。
(3)藥物分散。目前,中國的醫院實行“醫療保健”制度,主要集中在醫院銷售,導致處方量大,藥品價格高等問題。為了解決藥品價格扭曲問題,商務部和聯合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個部門于2014年9月發布《商務部等6部門關于落實2014年度醫改重點任務提升藥品流通服務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鼓勵零售藥店開展醫院門診藥房服務等專業的服務。與此同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管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了在線銷售處方藥。從政策角度看,藥品分離是必然趨勢,將極大地促進藥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圖3:權力下放趨勢)
產業鏈整合,帶來更順暢全流程醫療服務
目前,在線醫療行業的各個環節都相對獨立,醫療服務流程和數據共享過程非常不順暢。預診斷鏈路中的健康管理監控數據僅在健康云平臺存儲和數據可視化中實現,無法與電子病歷連接,與在線查詢平臺的聯系很少;在線咨詢平臺積累的用戶健康咨詢數據也未能與電子病歷接口。同時,由于政策限制,在線咨詢服務和在線藥品采購服務的結合也非常不順暢。在院外康復中,慢性病管理產生的監測數據尚未通過電子病歷實現。對接也受限于處方藥的在線禁令。慢性病管理服務無法與在線藥品購買服務聯系,無法滿足慢性病患者的需求。
雖然目前的在線醫療服務和數據共享過程仍然不順利,但從當前市場核心企業行為的角度來看,產業鏈可能是整合的。在線咨詢平臺目前正在延伸到產業鏈的后端。 (1)Chun Yu博士將采用合作方法將藥物的診斷和購買納入服務過程; (2)平安好博士將通過自建的線下診所收購第三方進行藥品交易。該平臺快速簡便,并與離線藥房合作,將診斷和藥品采購服務整合到服務流程中。 (3)Ali Health今年宣布將與第三方檢測機構Dean Diagnostics合作,將天貓藥業納入Ali Health。我們將與當地藥店合作開展藥品O2O服務,此外,支付寶還將支付鏈接納入自己的服務流程。從核心在線咨詢平臺最近的行動中,您可以一睹在線醫療產業鏈或整合它,這將為用戶帶來更加流暢的醫療服務。
(圖4:在線醫療鏈接相對獨立)
數據沉淀,衍生多種商業模式
目前,限制中國醫療數據應用的主要因素有三個:(1)數據積累不足。中國醫學數字化程度不高,缺乏醫學相關數據積累,缺乏原材料,極大地限制了醫學數據的應用。 (2)數據不統一,共享差。有許多類型的醫療數據和各種形式。目前,它們尚未有效整合,未與電子病歷相關聯。 (3)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中國現行法律法規沒有規定醫療數據的所有權,用戶數據商業化的規范也不完善。目前,缺乏數據積累是主要矛盾。缺乏數據積累和不完整的數據收集對基于醫療數據的創業計劃極為嚴格。
目前,在線醫療行業的所有參與者都意識到醫療數據的重要性,重視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并積極探索基于醫療數據的商業模式。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醫學數據應用主要有兩個主要方向:一是公共衛生方向;另一個是商業應用的方向。公共衛生的方向主要基于基于用戶行為數據的疾病預測。各種商業應用可以為醫療機構提供治療方案和治療效果,臨床決策支持和遠程患者監測的比較;它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實現風險控制,識別欺詐并基于醫療質量評估;它還可以幫助制藥公司實現個性化藥物開發和精準營銷。
(圖5:醫療健康數據應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