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26 分類: 電商動態
關健
[螞蟻金福成立于去年10月,并宣布未來的股權結構目標是:員工持股和外部戰略投資者“四六開”,并根據阿里巴巴去年上市的相關協議,這60%持股也使阿里巴巴集團占有37.5%的股權空間,這主要取決于外國投資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審批]。
在螞蟻金融集團60%的外部戰略投資者的“籃子”中,它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內部”投資者。
9月6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螞蟻金福證實,中國郵政資本(中國郵政的全資運營平臺)戰略性地投資于螞蟻金融服務,但具體投資金額和股權比例未向外開放世界。今年7月初,螞蟻金融服務公司剛剛完成了A輪融資,并引入了8家戰略投資者,包括全國社保基金,中國發展金融和國內大型保險公司。根據中國郵政的官方消息,中國郵政的持股比例僅次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5%)。
在去年10月成立之初,螞蟻金融有限公司宣布其未來的股權結構目標是:員工持股和外部戰略投資者“四六開”,并根據阿里巴巴上市的相關協議去年,這60%的股權它也使阿里巴巴集團擁有37.5%的股權空間,這將主要取決于外國投資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批準。
引援多為“中字頭”
8月28日,中國郵政官方網站引用其官方工業報稱,8月25日下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會見了浙江螞蟻微金融服務集團。北京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彭磊一行祝賀中國郵政和螞蟻金融首次合作。
7月初,螞蟻金融宣布已完成A輪融資,并引入了8家戰略投資者,包括全國社保基金,中國發展金融和國內大型保險公司。其中,國家社會保障基金的持股比例最高為5%(這也是全國社保基金首次通過直接投資投資民營企業);國開財務和四家保險公司(人壽,人保,太平洋保險和新華人壽)每筆投資約9億元人民幣,每筆約占0.5%;此外,它還包括兩家上海金浦產業基金的PE機構,其中包括春華基金和國有資產。
如果計算的基礎是人民幣9億元的0.5%,螞蟻金融的估值是1800億元,但當時,螞蟻金融服務公司根據市場估值給予股東一定的折扣(相當于估值6.25倍,螞蟻金融的實際估值已達2880億元,按當前匯率計算合約為460億美元。
彭磊去年在螞蟻金融有限公司成立時宣布,該公司的股權目標是員工股份的40%(阿里+螞蟻,包括馬云自己的螞蟻股),60%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事實上,Ant Financial目前的股權仍然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外部投資者的不斷進入,員工股票被稀釋,最終將跌至40%的目標,而這仍然是60%的一部分。致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巴巴與螞蟻金融于去年9月簽訂協議,即在螞蟻金融上市前,阿里巴巴集團有權分享螞蟻金融37.5%的稅前利潤;一旦螞蟻上市,阿里巴巴集團可以選擇終止利潤分成,導致一次性IPO占螞蟻金融總價值的37.5%。
一位接近螞蟻金融的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說,至于阿里是否最終可以持有37.5%的股份,這主要取決于監管機構的態度,因為阿里集團具有外國性質,螞蟻參與支付和信函以及許多其他許可證資格,這部分引入外資的政策目前還不清楚,“甚至馬云現在還不確定”。
即使為阿里巴巴集團保留的37.5%股權被取消,外部投資者仍擁有22.5%的股權空間,目前該股份的最大份額僅為5%。螞蟻金融未來仍將擁有龐大的“內部空間”。 。
與中郵開拓農村小額信貸
擁有頭腦背景的金融機構駐扎在螞蟻金融中,他們不禁想象外面的世界。然而,一位螞蟻金福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引進外部投資者不僅針對中央企業,而是選擇那些符合螞蟻黃金服務小微企業和一般概念的人上市。機制。
以中國郵政的股本為例,該官員將其描述為全面和多層次合作的前奏,為包容性金融與農村小額信貸之間的未來合作奠定了基礎,而雙方則在農村電子商務中,物流配送等。該領域也將合作。
中國郵政在全國各地的營業網點和中國郵政的第三,第四和農村市場的物流業務是螞蟻黃金服務渠道下沉計劃中最有力的合作伙伴。 Ant的在線商業銀行,其服務針對的是小型和微型企業,個人消費者和農村用戶。農村市場將遵循阿里巴巴的千縣萬村計劃擴大并讓財政下鄉,但其面臨的問題之一是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稀缺,基于數據信用的制度更加不完善。
“如何做農村金融市場確實是網上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在這方面,網上商業銀行行長余勝發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網上商業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等其他信貸機構將共同開發農村市場,同時,他們將積累與農業生產材料銷售商和農產品供應商。與某些農民數據的機構合作,探索信貸,而不是像傳統的信用合作社那樣派人到農戶進行挨家挨戶的溝通。
郵政儲蓄是與農村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的重要作用之一。此外,中國郵政有能力達到任何快遞公司所沒有的基層網點。這也將為阿里巴巴提供補充,阿里巴巴正在沉入農村市場并開始著手進行電子商務渠道。
目前,螞蟻金融服務已經成立近一年,已經培育了支付寶(錢包),玉寶(現財富管理),趙寶寶(常規理財),螞蟻聚寶(專業金融平臺),芝麻信貸(個人信貸) )和在線商家。銀行(小額貸款)等業務部門每年有超過4億活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