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9-6 分類: 電商動態
8月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并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與1991年最高法院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相比,新規更適合當前的民間借貸市場環境,滿足當今經濟發展的需要。
目前,國家鼓勵政策層面的群眾創業,創新和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為民間借貸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然而,與此同時,金融體系和監管相對不健全,私人貸款行業內沒有有效的規范。這導致了一些行業混亂,私人貸款相關案件的數量逐年增加。數據顯示,最高法院在2015年上半年締結的私人貸款案件數量達到526,000件,接近2011年全年。
作為一種新的力量和新興的私人貸款形式,網上貸款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迅猛發展,但伴隨著平臺自我膨脹,非法集資和競選等負面消息,因此這一規定涉及網上貸款。法規特別有趣。
除非有承諾證據,否則在線貸款平臺不承擔擔保責任
“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如果借款人與貸款人通過網上貸款平臺形成貸款關系,則在線借貸平臺僅作為中介媒介參與,因此要求平臺對借款人之間的爭議承擔責任。貸方不會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但是,如果在線借閱平臺明確表達了對廣告,網頁等的保證,或者有明確證據表明在線借閱平臺提供了保障,人民法院在發生爭議時支持平臺負責。
目前,主流的P2P在線借貸平臺,如宜人貸款和個人貸款,大多是無抵押信貸模式。債權人通過信用審查獲得資格。這些平臺主要依靠自己的風險控制模型,并與銀行建立第三方資金。管理合作伙伴關系或使用風險儲備機制以最小化風險。這種模式也是P2P在線借貸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
在眾多在線借貸平臺中,Pleasant Lenders得到了Yikexin 9年風險控制經驗的支持,該平臺的用戶群本身就是城市白領。這些人具有明顯的信用特征,因此在建立風險控制模型時,宜人的貸款在行業中具有相對的競爭力;在金融安全和交易透明度方面,在引入互聯網金融指導后,P2P平臺資金由銀行管理。然而,目前與銀行合作的P2P平臺在該行業中占相對較小的比例。目前,唯一已知的銀行基金托管平臺是愉快的貸款和構建模塊。
一般來說,這一關于擔保責任分工的規定在進一步規范P2P行業推廣,與客戶溝通等過程中的言論,澄清擔保責任,確保用戶收回損失等方面具有更多的功能。可能發生資產糾紛。
劃定36%的利率紅線,超額利息無效
“條例”第26條規定,如果借款人和貸款人約定的年利率不超過24%,法院支持貸款人申請借款人按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如果借款人和貸款人同意的年利率超過36%,則超出部分利息隨后由法院宣告無效,法院支持借款人要求貸款人退還超額利息申請。
高利率是吸引P2P在線借貸平臺貸款人的工具,但高收益率的背后是借款人的利率對應甚至高于利率。一旦借款人負擔不起,經營道路的風險就會增加,貸款人的收入甚至原始資產都難以收回。由于這些運行事件,無論是P2P平臺,貸方還是借款人,都存在一定的利率和回報的理性意識。如果貸方使用在線貸款作為財務管理手段,他們可以使用這一新規定在未來的選擇中劃分投資紅線。
目前,P2P行業的整體年化收益率正在下降,12%以下的利率逐漸成為主流。根據網上貸款房屋發布的7月份P2P行業月度報告,年化收益率低于12%的平臺比例已超過15%,而利率在40%以上的平臺比例僅為1.08%。
令人愉快的貸款首席執行官方一涵也表示,利率更安全在10%左右。除了這種新興的財務管理方法,她還建議除了關注收入外,貸款人還應通過平臺資格,背景和保障機制進行整合。確定平臺是否值得選擇以及平臺提供的項目是否值得投資。
結論:
無論互聯網金融指引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私人貸款的相關規定如何,我們都看到政府對包容性金融的支持是朝著維護人民權益邁出的堅實一步。對于行業本身而言,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通過互聯網的便利性,效率和創新來促進實體經濟的復興和繁榮。